每月文學精點

折箭     魏收(魏書)

阿豺有子二十人,緯代,長子也。阿豺又謂曰:「汝等各奉吾一支箭,折之地下。」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:「汝取一支箭折之。」慕利延折之。又曰:「汝取十九支箭折之。」延不能折。阿豺曰:「汝曹知否?單者易折,眾則難摧,戮力一心,然社稷可固。」

 

(一) 注釋
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豺:南北朝時吐谷渾國王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奉:進獻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折:弄斷。

4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俄而:一會兒。

5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母弟:同母所生的弟弟。

6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汝曹:你們。

7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摧:折斷。

8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戮力:合力。

9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社稷:古時用作國家的代稱。

 

(二) 作者簡介:

              魏收(公元506 - 572),字伯起,小字佛助,下曲陽(今河南省北晉州西)人。北魏時任散騎常侍,篇修國史。北齊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,奉詔編撰《魏書》。

        《魏書》是紀傳體的北魏史,《二十四史》之一,共一百三十卷,撰於北齊天保二年至五年間(公元551 – 554)。當時受命修撰的雖有多 人,實則由魏收獨力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本文選自《魏書》卷一零一,《列傳》第八十九《吐谷渾傳》。

 

(三) 賞析重點

這段歷史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吐谷渾國王阿豺臨終前對兒子的囑咐。

阿豺有二十個兒子,臨終時叫每個兒子給他一支箭。接着命弟弟慕利延把其中一支箭折斷,慕利延輕易做到。阿豺又命他把餘下的十九支箭一起折斷,慕利延便辦不到了。阿豺便告誡兒子:力量分散容易被折斷,團結一致就難被摧毀。同心為國效力,國家才會穩固。

「團結就是力量」的道理,透過「折箭」這個故事,可謂充分地得到說明。